正值盛夏时节
不少市民选择亲水消暑
被称为张家港“小三亚”的一处江滩
凭借开阔的水域和独特的江景
成为暑期热门打卡地
需要注意的是
江景虽美,却暗流涌动
稍有不慎
就极易引发溺水事故!
昨天下午,“小三亚”江滩风急浪涌。不少市民乘兴而来,堤岸漫步、浅滩戏水,借江风消暑。“我们是专程奔‘小三亚’来看江景的,安全起见,不让孩子下水了,吹吹江风一样惬意。”携家人前来游玩的市民连先生表示。
海事部门提醒,长江边看似平静,其实暗藏漩涡和洄流,还时不时会有江风和路过的船只掀起波浪,容易将江滩上的人群卷入深水,大家亲水嬉戏要注意潮汐变化,不要贸然下水。此外,切勿在长江航道水域内游泳。
为保障市民安全,一抹抹流动的“志愿红”活跃在江堤之上,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冶金园(锦丰镇)西界港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晓磊介绍说:“在人流高峰期,村委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巡查,重点劝导市民远离危险水域、阻止未成年人下水,并提醒水位风险。”
如果发生溺水怎么办?
如果不幸发生溺水事故,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苏大附儿院急诊科副主任朱秋皎提醒,施救者首先需要快速评估溺水者的意识状态,应轻拍溺水者双肩,同时大声呼唤“你怎么了”,如果没有任何反应,说明情况危急,要迅速判断溺水者是否有呼吸和脉搏。此时,施救者需要俯身观察溺水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同时触摸同侧的颈动脉是否有搏动,这个评估过程通常应控制在5至10秒内完成。
一旦确认溺水者无意识和无自主呼吸,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第一步是清理呼吸道,将溺水者头部侧转,用手指清除口鼻中的泥沙、水草等异物,确保气道通畅。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环节。施救者的按压频率要保持在100至120次/分钟,深度约5厘米,确保每次按压都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人工呼吸同样至关重要。施救者要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捏住鼻子,完全包住患儿口唇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钟,同时观察胸廓是否有明显起伏。在整个施救过程中,单人施救者要保持30:2的按压、通气比例,即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如果是双人配合施救,可以调整为15:2的比例。急救必须持续进行,直到患儿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此外,传统的“倒水”急救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延误抢救时机。现代急救医学证实,立即进行规范的心肺复苏才是溺水救援最有效的方法。建议家长了解专业急救知识,熟练掌握这些救生技能。
来源:张家港发布 引力播
编辑:小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