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文章网

广西罗城首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

时间:2025-05-13 15:33:00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宣读了关于命名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首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命名,是全河池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闻此喜讯,全县军民欢欣鼓舞。

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李德山、新四军将领韦一平和“英雄电话兵”潘宜烈士的故乡。邓小平、张云逸曾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罗城四把镇佛子坳与国民党军激战……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军地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持续优化完善双拥工作体制机制,在政策保障、阵地建设、全域服务、军地协同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双拥工作取得实效,分别于2019年、2023年两次荣获广西“双拥模范县”称号。

这次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首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这一殊荣的背后,记录着罗城全县军民同心探索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双拥工作新路径,聚力保持双拥之花在仫佬善乡绚烂绽放。

高位推动,筑牢坚实双拥工作基础

罗城县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县“十四五”发展规划与县委常委会重点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提升军人职业荣誉感的规定》等3项政策文件,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坚持每年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规划方案,把双拥工作纳入党政军重要议事日程,把双拥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和社会统筹统一解决,把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统一规划,把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成效纳入责任目标统一考核,把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纳入地方干部培养使用范畴统一管理。

坚持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军民协同发展思想,自觉履行双拥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军地共建,架起军民“连心桥”。

建立健全了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以“五有”标准建成88个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设备、保障“五落实”,其中12个获评全国示范型,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网络,推动双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

坚持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政治教育计划,积极开展“军事日”活动。

整合资源,建强双拥教育宣传阵地

近年来,罗城深挖红色资源,投资建成红七军四把战斗纪念园、韦一平烈士陈列馆,完成8个烈士陵园土地确权,设立红军小学,打造沉浸式双拥教育“红色阵地”。将仫佬族“依饭节”“走坡节”等民族节庆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组建宣讲团开展“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利用县级媒体平台开设双语专栏,制作专题片和画册,实现国防教育宣传全覆盖,让爱国拥军理念深入人心。

罗城县将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将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双拥宣传辐射全县各个领域:在县融媒体平台开设双拥专栏,普及宣传国防常识和军事政策法规知识。每年结合“依饭节”“走坡节”“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主题教育活动。

在城乡设置永久性户外宣传牌、宣传标语,综合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LED显示屏、政务网站、报刊、电视、微信视频号、抖音号等宣传载体,打造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双拥宣传教育矩阵。

重视和挖掘县内拥军教育资源,全力建设双拥教育基地,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拥军教育现场教学场所。大力宣传“英雄电话兵”潘宜、一等功臣彭韦新、二等功臣卢星光、仫佬族姑娘银淑华等典型人物的事迹,激励广大适龄青年爱军尚武、立志报国。

深挖红色资源,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红七军四把战斗纪念园、韦一平烈士陈列馆;在县城区打造国防教育示范街,投入300多万元建成“国防教育宣传长廊”,以“地标”形式,增加了双拥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和传播力;设立中国工农红军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红军小学,打造沉浸式双拥教育“红色阵地”。率先在全区全市完成8个烈士陵园土地确权工作。

构建阵地、平台、载体“三位一体”宣传模式,利用普通话、仫佬语开展双拥工作宣传,双拥系列短视频点击量达300多万次。组成“国防教育宣讲团”,开展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进社区国防知识宣讲,主动参与地方学校新生国防教育工作,给罗高、二高师生宣讲国防知识,累计开展活动7次,接受教育1.2万人次。2024年,党员、干部、群众到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累计达到1.2万人次。

创新举措,营造全民爱军拥军氛围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积极号召全县社会各界参与,推动双拥服务工作多点联动,持续营造全域参与的双拥服务氛围,重点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出行、购物、医疗等方面实施多种优惠政策。

创新打造河池市首个“拥军联盟”,联合55家企业构建“医食住行”全链条服务体系;成立全市首家“拥军医院”,累计减免退役军人医疗费和现役军人家属体检费36.7万元,为武警中队官兵免费体检82人次。

依托县内各行业门店,开设双拥超市1家,退伍军人、现役军人等对象在双拥超市消费出示退伍证、优待证、现役军人有效证件等可享受8.8折优惠,并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成立“拥军联盟”,加入的企业和商家共有55家,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优质产品、优先待遇、优惠价格“三优”服务。

设立拥军医院,在罗城中医医院隆重举行“拥军医院”揭牌仪式,罗城中医医院成为河池市首家“拥军医院”。拥军医院全力落实“三免四减半”优惠政策,设立拥军绿色通道,军人优先窗口,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加高效、优质、优惠的医疗保障服务。

同时,建设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双拥超市等特色平台,让5700余名优抚对象享受到“家门口”的暖心服务。

持续推行多种惠军措施,让现役、退役军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荣誉感更强,为营造全社会拥军、崇军浓厚氛围起到积极作用。

军地协同 谱写新时代双拥新篇章

罗城县各行各业均实行军人优先、优待政策,拓宽双拥工作的领域和范围,形成全社会拥军的良好氛围。

在全区率先把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从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提高到100%,优待金补助标准位居全区第一。每月足额发放各类优待抚恤金,优抚对象补助覆盖面为100%。并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罗城籍大学本科毕业生入伍给予一次性鼓励金2万元,大学专科毕业生入伍给予一次性鼓励金6000元,激发广大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热情。

每年开展为入伍义务兵父母免费体检活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部队和罗城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开辟绿色通道,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为军属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提高安置质量,把转业军官全部安排到党政机关和参公单位,把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按比例安置到事业单位。累计投入700万元支持驻军部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官兵工作学习条件,有力促进了驻军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建立“平时联训、战时联勤”机制,军地双向赋能成效显著。近两年来,罗城县人武部筹措和协调资金近150万元支持全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驻地部队出动官兵900余人次参与抢险救灾10余次,救助群众1200余人次;协助修建道路90余公里,开展惠民实事120余件;地方依托部队力量推进乡村振兴,形成“军地携手、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吕德坤 曾家鑫)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许小娟

编审:温韬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