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文章网

情感记忆里的特殊符号 | 教科书里的贵州山水人文很亮眼

时间:2025-09-08 17:56:00

2025年秋季学期拉开帷幕,八年级的孩子们和老师及家长发现,人教版教科书《生物学》封面的图片很熟悉,原来那是咱们贵州荔波的小七孔景区。绿树映景,碧水荡舟,清新而又浓郁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人们从画面中感知到了生物世界的蓬勃气象。有网友直言:荔波的喀斯特森林,本身就是一部活态的生物教科书!

2025年秋季八年级《生物学》教科书封面。

作为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小七孔景区堪称贵州喀斯特地貌生物景观的典型代表,“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这一美誉,缘自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樟江风景名胜区原始森林的神奇秀美。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茂兰实践”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球专家、学者展示,其“保护—支撑—发展”三位一体的模式,为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小七孔景区上八年级人教版教科书《生物学》封面,高度契合这一科学理念,同时也体现“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语境下的传播努力。

空中俯瞰小七孔景区。 荔波融媒体中心供图

人们对于贵州的深刻记忆,多半缘于教科书。上世纪80年代,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的诗歌《瀑布》走进小学语文教材,成为“70后”学堂阅读的记忆经典。“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诗歌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

叶圣陶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诗歌。

同题材的散文《黄果树瀑布》,是当今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当代作家于坚在这篇散文里,向孩子们展示了游览黄果树瀑布景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已是大学生的贵阳女孩鲁祎至今仍记得一些精彩段落:“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她说,课文展示了一幅秀美绝伦的画面,代入感很强。

而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遵义会议会址也是无数国人中小学时期的一个阅读符号,加深了人们对贵州的认知。贵州遵义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红色记忆。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描画了红军长征途中激战娄山关的场景,表现了作者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如今作为红色旅游景点的遵义会议会址和娄山关,每年吸引着很多人前往。

统编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里的遵义会议会址。

此外,贵州教育出版社还出版了反映贵州文化的系列地方教材《多彩贵州》,呈现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经典,展示“文化千岛”的悠远和隽永。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陆青剑

编辑/黄若佩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