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切实提升教育改造质量,7月9日,静安区司法局、民盟等社会力量,走进上海皖南飞地——白茅岭监狱,开展“黄丝带”帮教活动暨《半盏青绿》情景剧大墙首演。本次活动聚焦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核心需求,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帮教形式,通过法治引领、技能帮扶、矛盾化解、丰富资源、艺术感召多维发力,为高墙内注入法治阳光与社会温情,铺就新生之路。
解决刑释人员就业谋生难题是帮教工作的关键环节。活动现场举行了“‘连心桥’工作站技能培训项目签约仪式”。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静安区司法局、白茅岭监狱与民盟静安区委三方郑重落笔签约。该项目将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和服刑人员特点,引入推拿师、调饮师等市场急需、就业前景广阔的实用技能课程。通过建立“监内培训+技能鉴定+出监推荐”一体化衔接机制,旨在有效提升服刑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与自食其力能力,真正实现“授人以渔”,打通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
为创新监所治理模式,将矛盾化解端口前移,活动现场成功签署了“人民调解进大墙合作协议”。静安区司法局与监狱双方代表共同签约。未来,经验丰富的专业调解员将定期走进监区,协助监狱化解服刑人员之间的日常纠纷,调处其与亲属间的情感隔阂与积怨,有效疏导改造压力,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和家庭纽带,营造更为和谐、稳定、积极的改造环境,为服刑人员安心改造、重塑自我提供心理支持。由静安区司法局联合各律师事务所组成的法治讲师团走进监狱,紧密围绕宪法、刑法、民法典等基础法律及刑释人员权益保障、职业规划等关键内容,开展精准化、菜单式授课,着力提升服刑人员法律素养和规则意识,为其知法守法、顺利融入社会筑牢思想根基。
现场,静安区教委与监狱教研室签约共建,开启了教育资源与特殊领域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静安区教委协助建立教学督导机制,从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进一步丰富监狱教学活动,推动狱内文化课程更贴合教育规律与需求,进一步充实狱内教育资源,以高质量教育助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提质增效。
由静安区司法局、静安民盟带来的《半盏青绿》原创情景剧点燃了活动的高潮。该剧取材于真实的帮教案例,以艺术化的手法深情讲述了主人公从迷失歧途的沉沦,到艺术矫治的重新塑造,再到社会力量的温暖帮扶,最终幡然醒悟,以一技之长走向新生的动人故事。演员们真挚投入、富有张力的表演,让许多服刑人员深受触动,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白茅岭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唐传贵表示:“‘黄丝带’象征着宽恕、接纳与期盼,社会力量走进监狱开展多维度帮教,就是要将法治的威严、技能的钥匙、调解的温情、知识的火种和艺术的感召带进监狱,帮助服刑人员真诚悔罪、积极改造、掌握本领。我们期待,每一名迷途者都能珍惜机会,努力新生;更期待社会各界共同编织这张守护平安、促进和谐的‘社会帮教网’,让飘动的黄丝带成为照亮回归之路的温暖灯塔。”